夏日學社 #4:大流行後的未來

夏日學社 #4:大流行後的未來

日期及時間

2021年10月13日 - 24日 請參考節目時間表

地點

請參考節目時間表

費用

$500 (討論課);免費(公開講座)

簡介

夏日學社,一個為期兩週,為香港及亞洲學生而設的計劃。包含一系列大專以上程度的研究課程及公開講座。夏日學社旨在讓學生與來自海外及香港重要的藝術理論及思想家、策展人、藝術家、哲學家學習,親聆教益。

隨著COVID-19席捲全球,必須承認我們所熟悉的許多哲學想法,都未能經得起疫病大流行的考驗。另覓出路已迫在眉睫,改弦易轍亦勢在必行。在大流行後的世界,什麼是及時有效的反應,鼓舞人心的想法?夏日學社 #4「大流行後的未來」邀請七位學者運用另類的教學和知識創造方法,探討在疫病大流行後,未來藝術的機遇和挑戰;還有環境問題、藝術與技術的新關係、新的親緣關係等。


申請截止日期:2021年10月3日

學費:$500港元,包括8場討論課、1場公開講座以及結業證書。本活動可以爲有需要的學生提供學費資助。

報名須知:
-討論課將以以英語主講,公開講座設粵語即時傳譯。
-請網上登記並填寫相關資料,獲選學員將會個別聯繫。
-請確保你能參與所有的討論課和公開講座,包括結業活動。
-活動將嚴格遵守最新的健康及衛生防護指引,並採取有效的社交距離措施。

如有任何疑問,請電郵至 learnart@taikwun.hk

本計劃由王莉莉設計及統籌,陳浩勤及董卓思協助執行。


活動時間表

日期

時間

節目

主題

地點

15.10.2021

(星期五)

7pm–9pm

討論課 - Thomas Moynihan

從歷史終結到歷史開始:未來如何在過去成長

大館03座206室

16.10.2021

(星期六)

10am–12nn

討論課 - 張韻雯

思想實驗 | 雕刻新地球   

大館03座206室

17.10.2021

(星期日)

4pm–6pm

討論課 - 唐納天

(特邀嘉賓:Emily Verla Bovino)

石澳和微型作品:個案研究

第一部分 - 石澳巴士總站

大館03座206室

19.10.2021

(星期二)

7pm–9pm

討論課 - 中山和泉                                  

後疫症世界(之前)的科技、親緣和情感

大館03座206室

20.10.2021

(星期三)

7pm–9pm

討論課 - Thomas Moynihan

從歷史終結到歷史開始:未來如何在過去成長

大館03座206室

21.10.2021

(星期四)

7:30pm–9pm

公開講座 - 大館對談 x 夏日學社 #4                       

許煜與Hans Ulrich Obrist對談《藝術與宇宙技術》

大館賽馬會立方

23.10.2021
(星期六)

10am–12nn

2pm–4pm

討論課 - 許煜                                        

行星思維導論    

大館03座206室

24.10.2021
(星期日)

9am–11am

討論課 - 唐納天

石澳和微型作品:個案研究

第二部分 - 石澳障礙高爾夫球場           

石澳


公開講座

大館對談邀請到致力鑽研科技與思想的哲學家許煜與著名策展人兼英國蛇形畫廊藝術總監Hans Ulrich Obrist(小漢斯)對談,並發佈許煜的最新著作《藝術與宇宙技術》(明尼蘇達大學出版社,2021)。

多年來,許煜和小漢斯在柏林、紐約、倫敦和香港等地,曾就許氏的著作,還有兩人對法國哲學家Jean-François Lyotard(尚-法蘭索瓦·李歐塔)於1985年策劃的展覽「Les Immatériaux」(非物質)的共同興趣,進行了一系列對話。許煜的最新著作《藝術與宇宙技術》,描繪了一條從希臘悲劇思想,到控制論邏輯,進而到中國山水畫美學的綫索,並著手解決當代技術變革對藝術和哲學所帶來的挑戰。他提出的問題是:圍繞人工智能和自動化技術的論述,如何重新理解藝術經驗的多樣性? 許煜從黑格爾的藝術終結論和海德格爾的哲學終結論出發,勾劃了一道陌生的思想軌跡,以重新思考藝術與技術之間的關係這次對談將從許煜的新作引申到當前對藝術、技術與哲學的重要討論。

本次活動是大館對談X夏日學社#4公開座談特別活動。大館對談每月舉行,匯集了來自當代藝術、建築、遺產等領域的傑出人才,帶領觀衆發現新的藝術交流和遺產保護的傑出實踐。

公開講座將以英文進行,現場設粵語即時傳譯。

更多詳情


藝術家簡介

唐納天
Emily Verla Bovino (線上)
張韻雯
許煜
Thomas Moynihan (線上)
中山和泉
Hans Ulrich Obrist(公開座談特邀嘉賓線上)

唐納天(Nadim Abbas) 的作品探索影像變幻莫測的特性,及與現實含糊曖昧的關係。最終構建出的複雜場景,會讓物體消失於自己的假象之中,身體屈服於空間的誘惑。

他曾參加的展覽有:「神秘參與」(McaM明當代美術館, 上海)、「幽靈維面——電馭叛客在未來之年」(大館,香港)、「Poor Toy」(VITRINE畫廊,巴塞爾)、「禹步」(第12屆上海雙年展)、 「於空間之間」 (OSAGE,香港) 、「藍色正午」 (Last Tango畫廊,蘇黎世),「Clouds⇄Forests」(第7屆莫斯科國際當代藝術雙年展)、「偽裝」(VITRINE畫廊,倫敦)、「幻獸」(天線空間,上海)、「最後媒介」(UCCA當代藝術中心,北京)、「圍繞觀眾」(新美術館2015三年展,紐約)、「Unseen Existence」(香港藝術中心)、「觀海中:2014釜山雙年展亞洲特別策劃展」(釜山,韓國)、「故事的部分成了別的事物的部分」(梅利藝術中心,鹿特丹)、「Tetraphilia」(Hermés藝廊,新加坡)等。

Emily Verla Bovino 是藝術史學者、藝術家兼作者,熟悉城市研究和民族誌方法。她用擁有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藝術史、理論和批評」博士學位,曾獲UCIRA資助。她在 SCAD 香港分校(前身為北九龍裁判法院)教授藝術史、建築史和視覺文化,並策劃了「ArtNow!」活動系列(2018–2020)。她以微型作品研究項目獲選為2021年度「M+/Design Trust研究資助計劃」的研究學人;也獲得「研究資助局博士後獎學金計劃」獎項,用於研究城市的策展活動。她的作品發表在《Ocula》、《Mousse》、《Pin Up》、《Frieze》、《Spike Art Quarterly》、《Architectural Review》、《Art Margins Online》、《Art Papers》和Artforum.com,她的研究發表在《中國當代藝術雜誌》和《博物館人類學》上。身為藝術家,她曾參展於「soundpocket」(聲音掏腰包)(香港)、「SOMA」(墨西哥城)、「田野考察:Marfa」(德薩斯州)、「Futura」(捷克)、Casco藝術、設計和理論辦公室(烏得勒支)、Altar Projects(聖弗朗西斯科)、海灣勞工聯盟(紐約)、& Now Festival of New Writing(聖地亞哥)、Robert Walser Zentrum(伯爾尼)、Oktagon藝術空間(伯爾尼)、Viafarini(米蘭)、ETC 畫廊(捷克)和ApexArt畫廊(紐約)等。

張韻雯,概念藝術家,曾在香港大學建築系教授「法證建築」,及香港中文大學美術系碩士課程創意工作坊。她曾獲選為英國當代新進藝術家(Beck's New Contemporaries)。2004年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國際文化促進基金授予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阿施伯格獎。代表香港參加第52屆威尼斯雙年展,又曾獲香港藝術發展局頒發的傑出青年藝術獎(視覺藝術)及亞洲文化協會的「利希慎基金」獎學金。

自 1997 年以來,她參加過 40 多個展覽,著名項目包括《72 小時聲音與視覺:香港製造》,是她從1997年6月30日至7月2日,把自己眼睛蒙上三天,僅靠其他人的視聽描述,來幫助她「見證」主權移交;《Ashes Unto Pearls》是個聲音裝置,以188個擴音器同時播放某個市民的終極問題;《Face Machine》(面孔機器),是先將受訪老人充滿囘憶的面容塑成面具,再用機械臂輪流放到一個沒有臉孔的嬰兒身上;《玩具坦克》讓觀衆走進大型坦克的駕駛艙,虛擬發炮,擊毀展覽現場的藝術品;《 $ on China》為建築設計項目 ,以風水作靈感,形象化財運亨通;《Hankie 銀行》則為沈浸式戲場讓觀眾體驗金錢失去効用之交易選項,一般人如何透過銀行系統重新審視提存價值。

許煜是一位致力研究技術問題的哲學家。他在倫敦金匠學院師從法國哲學家貝爾納·斯蒂格勒 (Bernard Stiegler 1952-2020)撰寫博士論文,其後獲德國呂訥堡大學哲學教授資格(Habilitation)。他有多部專著已譯成十幾種語言,包括《論數碼物的存在》(明尼蘇達大學出版社,2016)、《論中國的技術問題:宇宙技術初論》(Urbanomic,2016)、《遞歸與偶然》(Rowman & Littlefield,2019),以及《藝術與宇宙技術》(明尼蘇達大學出版社,2021)。他合編了《後物質展三十年後﹕藝術、科學和理論》(Meson,2015),主編《自動化後的哲學》(《今日哲學》2021年第65卷第2期)等書籍和專刊。自2014年起,許煜擔任是「技術與哲學研究網絡」的召集人,目前為博古睿哲學與文化獎的評委。現任教於香港城市大學。

Thomas Moynihan,英國作家。Forethought 基金會的研究員;牛津大學聖貝納學堂歷史客座副研究員;並與牛津大學人類未來研究所合作。他的研究著眼於人類滅絕、生存風險和人類物種的長遠潛力,探索這些觀念的歷史發展。其著作旨在講述人們世世代代如何意識到人類的無比潛力,也同時了解到自身脆弱不堪。

他的工作獲得伯克萊生存風險計劃和長遠未來基金的資助;他曾接受CBC電台、BBC第4台採訪,並出現在各種podcast,如80,000 Hours和Hear This Idea;他的著作曾在 《新科學家》、《Aeon》、《對話》、《衛報》、《獨立報》、《Salon》、《MIT Press Reader》、《Vice》和《Tank Magazine》等媒體上發表。

目前,他正在撰寫新書,探討為什麼擔憂遙遠的未來,關心物種的巨大潛力,放到過去人類思維的整體發展來看,都只是較近期才出現。

中山和泉在香港大學的香港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擔任專職研究員。研究興趣集中於日本和東亞的身體、性別、科技和生態的歷史概念和當代概念,現正進行有關月經和勞動科學的項目。她教授的内容包括新的生殖科技及其生物倫理論爭,目前正在探索生物黑客、與時間和衰老相關的科技,以及生態、非人類、情感和感官之間的關係。她是《東亞科技與社會研究國際期刊》的編委,也是研究東亞醬油、日常技術和大灣區國際項目的合作者。

Hans Ulrich Obrist(小漢斯)(1968 年出生於瑞士蘇黎世)是倫敦蛇形畫廊的藝術總監。此前他是巴黎現代藝術博物館的策展人。自 1991 年首次舉辦 「World Soup」(世界湯)(廚房展)以來,已策劃過 350 多個展覽。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有「Do It」(動手做)系列 (1993至今)、曾在倫敦(1995)、巴黎 (2015)、紐約(2016)和米蘭(2017)展出的同名展覽「Take Me (I'm Yours)」(請拿走我(我是你的));以及第 14 屆威尼斯國際建築雙年展的瑞士館(2014)。Obrist 還共同策劃了「Cities on The Move」(移動城市)系列(1996-2000)、「Laboratorium」(實驗室)(1999);在曼徹斯特(2007)和巴塞爾(2009 )的歌劇式群展 「Il Tempo del Postino」(郵差的時間),以及 「11、12、13、14、15 個房間」系列(2011-2015 )。Obrist 最近的展覽包括在法國阿爾 LUMA Arles藝術中心 的 「IT'S URGENT」(十萬火急)(2019-2021)和意大利設計師 Enzo Mari的回顧展(米蘭三年展,2020)。抗議數碼時代令書寫消失的「The Handwriting Project」(手書計劃),自 2013 年起一直在 Instagram 上進行(@hansulrichobrist)。

Photo Courtesy of Koo Jeong A, Nov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