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形》

聲形2021: 當刻_當下

聲形2021: 當刻_當下

《聲形》2020

日期及時間

2021年10月26日 - 28日 8pm-10pm (入場時間為7:45pm)

地點

F倉展室

費用

$100; $250 (三天通行證)

簡介

時間流逝會把我們對地方的記憶沖刷模糊。聲形2021: 當刻_當下 邀請藝術家思索他們對某「地方」的抽象記憶,以及他們的作品中家、根、距離與地點的意義。第四屆聲形聲音藝術節將於10月14日開幕,為觀眾呈獻超過12組藝術家/組合的作品。10月14-16日於藝術中心麥高利小劇場的節目會以跨界視聽表演為主,接續於10月26-28日則會在被多聲道聲音及燈光裝置環繞的大館F倉舉行。

策劃﹕余林橞
現在音樂項目經理﹕張均謙
製作﹕張嘉敏(大館當代美術館場次)
設計﹕MAJO

活動將嚴格遵守最新的健康及衛生防護指引,並採取有效的社交距離措施。


節目時間表

26.10.2021

黃時浩
上野健
(Ft. Matthew Lau, 余林橞)
 

27.10.2021

簡僖進
Nerve
(Ft. Jeffery, 余林橞, 林葉, 朱凱婷, Teeda Lee)

28.10.2021

林建霖
陳一云
(Ft. 張潔盈@Dramacollab)


藝術家簡介

黃時浩
上野健
簡僖進
Nerve
林建霖
陳一云
張潔盈

1981 年於美國明尼亞波利斯出生,於香港長大,及後在明尼蘇達大學修讀心理學,及於 Institute of Production and Recording 修讀聲音製作及音響工程。自2014 年起居於德國柏林。

早年於獨立樂隊擔任結他手,後來以結他及電腦音樂活躍於自由即興及實驗音樂。黃氏專注於人類如何感知漸漸轉變的聲音,以及利用現代社會的日常用品製造不同的聆聽經驗。除個人作品之外,他曾參與的團體包括 BISTRE、Panomorph、möbelgruppe 等等。其他合作藝術家包括 Fredrik Rasten、Siri Salminen、Johnny Chang、Matthias Müller、Guilherme Rodrigues、Brad Henkel、Ute Wassermann、Sayori Izawa、Elma Riza、Mireia Aragonès、顏峻、Beat Keller、及Derek Shirley 等等。

黃氏亦曾於 Edition Wandelweiser、Creative Sources、及 Inexhaustible Ediitions 得得廠牌發表作品。

https://www.eric-wong.net/

上野健是一位作曲家,聲樂家和聲音藝術家。他的作品在三種輸出模式間的狹縫中發展﹕他會創造獨一無二的空間,讓觀眾及合奏者置身於其中,再將焦點聚焦到他以特殊的技巧(經常配合擴音喇叭)演出的聲樂部份 。

上野健目前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音樂教授。

簡僖進為自由身音響工作者及環境錄音師,2017年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舞台及製作藝術學士(榮譽)學位,主修音響系統設計。

簡氏為大自然聲音計劃《AK IN KK - Nature Field Recording HK》(https://akinkk.com)的策劃人,以聲音地圖和聲音存庫記錄香港大自然的聲音景觀,把山嶺流水分享到城市的耳朵; 計劃更於2020年獲得香港藝術發展局計劃資助。

簡氏近期參與的製作有西九文化區《千高原》、《Only When You Sleep, It Works》﹝暫名﹞、大館表演藝術季 《有你,故我在》、賽馬會 ifva Everywhere新作委約計劃《Birds Sing Louder in the City》、舞蹈演出《燕宇春徽》、體驗劇場《她和他意識之流》和《她和他的時間之流》及《海洋公園哈囉喂全日祭2014-2017》;2019年亦為「黑暗中對話體驗館」作音響設計。

Nerve 專注混合藝術形式、跨越界別及實驗傳統,經常以多重身份穿梭現代音樂、聲音藝術、多媒體劇場及地下文化之間。他曾於柏林 CTM 藝術節、瑞士洛桑地下電影音樂節、新視野藝術節及 Sónar 藝術節中演出。創立及擔任實驗樂團 Decade Ensemble 總監。2017年獲亞洲文化協會獎助於紐約考察研究。

由余林橞、朱凱婷、林葉、Teeda、Nerve、Jeffery,六位不同背景的本地藝術家組成的實驗組合。他們專注以身體作為媒介的即興聲音表演和行為藝術,並剛於七月在大館監獄牢房首度公開表演。

林建霖是一位喜愛利用聲音,光,和電子科技來創作的樂手和創作人。 林氏希望藉著創作來深索初心,藉以重回充滿無窮可能性向好奇心的世界,並嘗試發掘出每一件事物的不同的面貌。他的創作包括自製樂器,即興表演,聲音藝術裝置,聲影創作,和作曲等等。 藉著加進不確定性與隨機性的原素在作品當中,林氏享受與未能完全受控的環境和情怳下與自己作品的互動。建霖曾經表演和展出作品的地方包括PASIC,Chicago EXPO,SITE Gallery, SICPP。最近他亦幫助現代音樂製作一系列有關自製電子裝置的影片教學。林建霖分別在山姆休仕頓大學和芝加哥藝術學院得到敲擊表演學士和藝術創作碩士學位。

陳一云,燈光藝術家及戲劇工作者,主力鑽研探索光之音樂性、表演性及劇場性,並拓闊光和音樂/表演和裝置/藝術和醫學之間的界限。香港演藝學院藝術碩士(優異),主修燈光。個人作品包括光影裝置劇場《病理誌》、《與物俱增》和《界•面》,及燈光裝置《Memento Mori: Sonata for Light》。近年活躍於跨媒體音樂演出之音樂×燈光創作,合作之作曲家及樂團包括Ken Ueno、香港創樂團、The Up:Strike Project等。曾為超過八十個舞台作品、裝置及藝廊創作燈光,當中包括香港雙年展2003得獎作品《有棵沒人種的樹》,為香港藝術館所收藏。 (https://www.amychan-light.com/

張潔盈,近年以戲劇構作身份參與風格獨特之跨媒體創作,亦曾設計及帶領演前演後工作坊、編寫導賞手冊,與觀眾交流劇作之美學與議題。張氏自2000年起擔任幼稚園至大專教師之戲劇教育培訓課程設計及導師,亦與不同社群編作、導演劇場作品。張氏關注劇場之生態與發展,文章發表於《Critical Stages》期刊、《香港戲劇年鑑》等。主要劇場作品包括:光影裝置劇場《界.面》、《與物俱增》、《病理誌》、環境劇場《1894香港鼠疫》、長者口述歷史劇場系列、精神病康復者論壇劇場巡迴計劃等。